非常风学习网 导航

王安石在文学与政治上有何成就?

2024-06-01来源:编辑
楼主面包的问题:
王安石在(文学)与(政治)两方面的成就
那鄙人就只回答文学和政治的成就咯!~

王安石在文学上的成就
(由于实在很强大,文学成就已不单单是有些流传千古的作品,还改变了一代文风,所以介绍这部分的字超多):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思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在叙述并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的同时,尖锐地提示了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利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它对第二年开始施行的政,无异吹起了一支前奏曲。《答司马谏议书》,以数百字的篇幅,针对司马光指责新法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四事,严加剖驳,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措词得体,体现了作者刚毅果断和坚持原则的政治家风度。安石的政论文,不论长篇还是短制,结构都很谨严,主意超卓,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艺概.文概》),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这时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安石的一些小品文,脍炙人口,《鲧说》、《读孟尝君传》、《书刺客传后》、《伤仲永》等,评价人物,笔力劲健,文风峭刻,富有感情色彩,给人以显豁的新鲜觉。他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城陂院兴造记》,简洁明快而省力,酷似柳宗元;《游褒禅山记》,亦记游,亦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即使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又使具体的记事增加思想深度,显得布局灵活并又曲折多变。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罢相(1076年左右)划界而分为前、后期,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王荆公少以意气自许,故诗语惟其所向,不复更为涵蓄……后为群牧羊官,从宋次道尽假唐人诗集,博观而约取,晚年始尽深婉不迫之趣”(叶梦得《石林诗话》)。前期的诗歌,长于说理,倾向性十分鲜明,涉及许多重大而尖锐的社会,问题注意到下层人民的痛苦,替他们发出了不平之声。《感事》、《兼并》、《省兵》等,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描写和提示了宋代国势的积弱或内政的腐败,指出了大地主、大商人兼并土地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危害,提出“精兵择将”的建议;《收盐》、《河北民》等,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备受统治者迫、害压榨的悲惨遭遇;《试院中》、《评定试卷》等,则直接抨击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要求起用具有经世济国的人才;《元日》、《歌元丰》等,热情地讴歌了变法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商鞅》、《贾生》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功过得失的价,抒发了自己的新的见解和进步意义。安石后期的隐居生活,带来了他的诗歌创作上的化。他流连、陶醉于山水田园中,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抒发一种闲恬的情趣。但艺术表现上却臻于圆熟,“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每讽味之,便沉沆瀣生牙颊间。”(《后山诗话》载黄鲁直语)和《泊船瓜洲》、《江上》《梅花》、《书湖阴先生壁》等诗,观察细致,精工巧丽,意境幽远清新,表现了对大自然美的歌颂和热爱,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从诗体说来,安石的古体诗虽然多用典故,好发议论,但象《明妃曲》、《桃源行》篇,立意新颖,充满着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律诗则用字工稳,对偶贴切,但有时不免失于过多的雕刻。五绝和七绝尤负盛誉,“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寒厅诗话》),“荆公绝句妙天下”(《艇斋诗话》)。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
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虽不以词名家,但其“作品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概》)。《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壮景及怀古,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繁华兢逐”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从文学角度总观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里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也不失大家风范,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星。
...............................................
...............................................
王安石政治上的成就: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历任签书淮南(扬州)节度判官厅公事、知鄞县(今浙江宁波)事、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一度调开封任群牧司判官,旋又外调知常州事、提点江南东路刑狱公事,继召为三司度支判官、知制诰。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宋封建统治所面临的危局是“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因此,王安石在嘉佑三年(1058年)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以历史上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于覆灭的事实为例,王安石对改革抱有士大夫群中少见的紧迫感,大声疾呼:“以古准今,则天下安危治乱尚可以有为,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不然,汉亡于黄巾,唐亡于黄巢的历史必将重演,宋王朝也必将走上覆灭的道路。封建士大夫也把治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熙宁初,王安石以翰林学士侍从之臣的身份,同年轻的宋神宗宋神宗议论治国之道,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指出“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更重要的是,王安石在执政前就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曾经指出:“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而“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趋农为急”。在这次改革中,王安石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认为,要发展生产,首先是“去(劳动者)疾苦、抑兼并、便趣农”,把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那些游手好闲者也回到生产第一线,收成好坏就决定于人而不决定于天。要达到这一目的,国家政权需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从上到下的改革。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诸如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均输、市易、免行钱、矿税抽分制等一系列的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王安石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
变法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保守派的反对。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特别是由于变法的设计者王安石与变法的最高主持者宋神宗在如何变法的问题上产生分歧,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加上变法派内部分裂,其子王雱的病故,王安石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政局的逆转,使王安石深感不安,当他听到免役法也被废除时,不禁悲愤地说:“亦罢至此乎!”不久便郁然病逝。
...........
...........
总结:他的文学成就是成功的,政治成就是不完美乃至失败的!
他本人的详细介绍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2515.html?tp=0_11

另外,你说你要学《伤仲永》
那你必得看这个↓(祝你好运)

◆作者背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王安石出身官宦之家,於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嘉佑三年(1058年),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1069年宋神宗时任参知政事,推出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新变法.1070年升任宰相.由於新法中关於土地改革影响到地主阶级与相关的官僚,变法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在民间由於改革推行难度大,反而对一般民众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又遭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敌视,使得他在民间形象一直不佳.在1074,1076年两次被罢免职务.宋神宗死后,原反对派司马光(曾因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被排挤)任宰相,几乎废除了所有法案.变法失败后,退居江宁(现江苏南京).20世纪俄国共产党领导人列宁称赞他为"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为人特立独行.据载,他常不梳洗就出门会客,看书入神时则会随手拿东西吃,吃了鱼食也不知道.普遍认为苏洵的"辨奸论"就是影射王安石的,其中写道:"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今也不然,衣臣虏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其情也哉?"苏轼和王安石也历来不睦,王安石好做惊人之言,苏轼曾作文讥讽.民间也有不少两人斗智的故事.

◆学习重点:
1.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答:说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答: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既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
答:"伤"是"哀伤""感伤"之意.仲永,即方仲永,本文的一个"神童".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可"伤"之道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为实例,说明一个人有天分不足诗,唯有后天的教育与学习,才能让人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才能够真正成才.
4.你怎样理解文中的"泯然众人矣"?
答:"泯然众人矣"一句点明结局,痛惜之意溢于言表,发人深省.再过七年以后,是方仲永的第三个阶段,才能衰竭,成为了普通人.
5.作者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答: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成为普通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好的后天的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
(一)王安石的前期诗歌。
王安石存诗一千五百多首,诗歌创作以退居江宁为界,前后两期诗风有很大差别。前期诗歌主要以杜甫的创作思想为主导,以关心时事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为主要题材,具有明显的写实精神。
正因为王安石对杜甫的崇拜,所以他在前期的诗歌创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了自己的政治观,创作了大量的政治诗,紧扣当时的时政,提出了尖锐的问题,把自己渴望济世匡俗的理想抱负写进了诗中,如《感事》、《河北民》、《收盐》、《读诏书》等诗篇,密切联系现实人生,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表现了他主张革除弊政、关心民生疾苦的进步思想和博大胸怀。
如《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除政治诗外,他还写了大量的咏史诗。如《商鞅》: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这不仅是替商鞅翻案,也是为变法正名,表现了他对于变法的坚定决心。这种以咏史和怀古为题材的诗篇,亦不乏传世佳作。如《贾谊》、《韩非》等,皆有感而发,寓意深刻。特别是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明妃曲》二首,描写细腻,形象生动,议论新颖,感情深沉,令人一洒同情泪的王昭君形象寄托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幽愤之情。其中第一首如下: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诗人一扫历代描写王昭君这位绝代佳人留恋君恩、怨而不怒的传统偏见,具有可贵的独创性。此诗一出,欧阳修、梅尧臣、司马光、曾巩、刘敞等人争相唱和,为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的诗歌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二)王安石后期诗歌。
王安石后期诗歌,是指他在熙宁九年罢相后的创作。仕途的丰富经历,变法失败的复杂心情,使他的诗风发生很大的变化:前期诗歌中洋溢的那种政治热情已经逐渐消退,大量的写景取代了政治诗的位置;艺术走上了杜甫“老去渐于诗律细”之路,注重对仗、用典、声律的精益求精,吸收王维诗歌的取境之长,追求诗歌的艺术美。他博观约取,熔铸前人,以独特的抒情方式和艺术风格,创立了为严羽《沧浪诗话》所标举的“王荆公体”。名作很多,如《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分护田净绿绕,两山排阀送青来。
又如《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这些小诗新颖别致,锤炼甚工,妥贴自然,意境清丽,表现出荆公体的老练圆熟。他的《泊船瓜洲》诗亦很有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说:“王荆公晚年诗律尤精严,造语用字,间不容发;然意与言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殆不见有牵率排比处。”比较恰当地指出了王安石后期诗歌的艺术特征,在宋诗的发展过程中,他不仅推动了宋人宗杜、学杜之风的兴盛,而且以其深邃的思想、新颖的见解,及后期诗歌对艺术技巧、字句锤炼的新的探索,乃至喜欢用典,在散文化的长篇里发议论之习,在宋诗独特风貌的形成和发展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但后期由于受韩愈、卢同诗的影响,有些作品不免生硬粗糙、喜造硬词、押险韵,对后来也有不良影响。

政治成就
王安石推行的变法,历史上的评价多有不同。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到了南宋,再次通过修史的方法对其改革进行定性,指出王安石变法使得北宋王朝遭到灭亡(有说法指出是南宋朝廷为了推卸皇室的责任)。以后历朝历代均以此作为依据,对其变法做出这样的判断,以至于在宋元话本里有文章专门讽刺。
但是王安石的家乡的一些文人出于同乡的原因进行了一些争辩,例如陆九渊等。
历史发展到近代,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变故,改革的呼声日益提高,所以对王安石变法开始进行正面的评价,主要的人物有梁启超、严复等,他们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呼吁改革精神。以后对王安石变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并在民国时期有所推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王安石的评价主要从阶级等角度出发,以后逐渐取消了这种方法,从具体的利益角度来看他的变法。主要研究者有漆侠、邓广铭等。
在海外,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就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亦缺乏有关技术能力而无法取得成功。
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的回覆:“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正是王安石的写照。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FG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才能完全消失,普通人一样了。
参考资料:©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语文论坛 -- qJT\f

文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政治上力行改革,被列宁誉为最早的改革家。

17734754844:鍞愬畫鏁f枃鍏ぇ瀹跺強鍏朵富瑕鎴愬氨
壬筠:绛旓細涓鐩翠互鏉ュ鐣屽鏌冲畻鍏冪殑鐮旂┒澶у渚ч噸鍦ㄦ枃瀛﹀拰鎬濇兂浣撶郴鏂归潰锛屽浜庡叾涔︽硶鐨勭爺绌跺嚑涔庣┖缂恒傛煶瀹楀厓鍦ㄦ枃瀛︿笂鐨勬垚灏遍伄钄戒簡鍏朵功娉曚笂鐨勮础鐚備笁銆佹闃充慨锛氬寳瀹鏀挎不瀹躲佹枃瀛﹀ 浠栭瀵艰瘲鏂囬潻鏂拌繍鍔紝鍦ㄨ瘲璇嶃佹暎鏂囧悇鏂归潰閮藉崜鏈夋垚灏锛涜嫃娲电埗瀛愩佹浘宸┿鐜嬪畨鐭鐨嗗嚭鍏堕棬涓嬶紝鍥犺屾垚涓哄綋鏃舵枃鍧涢琚栥傚叾銆婂叚涓璇楄瘽銆嬪紑鍒涗簡鈥...

17734754844:鐜嬪畨鐭绠浠
壬筠:绛旓細鐜嬪畨鐭(1021骞-1086骞),瀛椾粙鐢,鏅氬彿鍗婂北,璋モ滄枃鈥濄傚皬瀛楃嵕閮,灏佽崋鍥藉叕,涓栦汉鍙堢О鐜嬭崋鍏傛眽鏃忋 瀹嬩复宸濆幙鐩愬煚宀汉(浠婃睙瑗跨渷鎶氬窞甯備复宸濆尯鑽嗗叕璺倱瀹跺贩)銆備腑鍥芥澃鍑虹殑鏀挎不瀹躲佹枃瀛﹀銆佹濇兂瀹,鏀归潻瀹躲鍦ㄦ枃瀛涓叿鏈夌獊鍑鎴愬氨銆傚叾璇椻滃鏉滃緱鍏剁槮纭,鎿呴暱浜庤鐞嗕笌淇緸,鍠勪簬鐢ㄥ吀鏁,椋庢牸閬(qi煤)鍔叉湁 鍔,璀﹁緹绮...

17734754844:鐜嬪畨鐭鐨勮瘝鍦颁綅鏈夊楂 宀佹櫄鐜嬪畨鐭充粙缁
壬筠:绛旓細鐜嬪畨鐭鐨鎴愬氨涓庡叾鐨勫姫鍔涘埢鑻︿笌鍚庡ぉ鏁欒偛鏄垎涓嶅紑鐨,鍏跺湪浣滃搧涓婃案杩滆姹傜簿鐩婃眰绮,鎵浠ヤ篃鍑虹幇浜嗙帇瀹夌煶鏀瑰瓧,鐜嬪畨鐭虫敼璇楃瓑鍏告晠,杩欓噷涔熷憡璇変汉浠鏋滆鏈夋墍鎴愬氨,灏卞繀椤诲姫鍔涘埢鑻,閫愬瓧鎺ㄦ暡,鏈缁堟柟鑳芥湁鎵鎴愬氨銆 宀佹櫄鐜嬪畨鐭 宀佹櫄鏄寳瀹嬩綔瀹剁帇瀹夌煶鐨勪竴閮ㄤ綔鍝,鐜嬪畨鐭冲寳瀹嬪勾闂寸殑浜虹墿,涓嶄粎鏄竴鍚鏀挎不瀹,涔熸槸涓鍚鏂囧瀹,鍞愬畫鍏ぇ瀹...

17734754844:鐜嬫棪鍜岀帇瀹夌煶鐢熷钩濡備綍?鎴愬氨鏄粈涔堟牱鐨?
壬筠:绛旓細鍦ㄤ腑鍥藉巻鍙蹭笂锛屾湁璁稿鍚嶄汉鍥犲叾鍗撹秺鐨勬墠鑳藉拰鎴愬氨鑰岃憲绉般備粬浠韩鍚庣殑瀹舵棌鍚庝唬涔熷父甯告垚涓轰汉浠叧娉ㄧ殑鐒︾偣銆傚寳瀹嬫椂鏈熺殑钁楀悕鏀挎不瀹剁帇鏃﹀拰鐜嬪畨鐭锛屼粬浠殑鐢熷钩浜嬭抗鍜屾斂娌鎬濇兂瀵逛腑鍥藉巻鍙蹭骇鐢熶簡娣辫繙鐨勫奖鍝嶃傛湰鏂囧皢閫氳繃鍒嗘瀽鐜嬫棪鍜岀帇瀹夌煶鐨勭敓骞充簨杩瑰拰鏀挎不鎬濇兂锛屾帰璁ㄤ粬浠槸鎬庢牱鐨勪汉鐗┿備竴銆佺帇鏃︾殑鏀挎不鐢熸动 鐜嬫棪鏄寳瀹嬫椂鏈熺殑涓...

17734754844:鏈夊叧鐜嬪畨鐭鐨勪簨杩广佺畝浠!!!
壬筠:绛旓細5銆佺啓瀹佸厓骞达紙1068骞达級鍥涙湀锛岀瀹椾负鎽嗚劚瀹嬬帇鏈濇墍闈复鐨鏀挎不銆佺粡娴庡嵄鏈轰互鍙婅窘銆佽タ澶忎笉鏂镜鎵扮殑鍥板锛屽彫瑙鐜嬪畨鐭銆傜帇瀹夌煶鎻愬嚭鈥滄不鍥戒箣閬擄紝棣栧厛瑕佺‘瀹氶潻鏂版柟娉曗濓紱鍕夊姳绁炲畻鏁堟硶灏ц垳锛岀畝鏄庢硶鍒躲6銆佺啓瀹佷笁骞达紙1070骞达級锛屽徃椹厜涓夋鍐欎俊缁欑帇瀹夌煶锛堛婁笌鐜嬩粙鐢功銆嬶級锛屽垪涓惧疄鏂芥柊娉曞紛绔紝瑕佹眰鐜嬪畨鐭冲簾寮冩柊娉曪紝鎭㈠鏃...

17734754844:鐜嬪畨鐭璧勬枡(鐢熷钩涓庢斂娌鏀归潻)
壬筠:绛旓細鐒惰岋紝鐜嬪畨鐭鐨鏀挎不鏀归潻骞舵病鏈夊彇寰楅鏈熺殑鏁堟灉銆傚敖绠′粬鐨勬敼闈╂帾鏂藉湪涓瀹氱▼搴︿笂瑙e喅浜嗚储鏀垮洶闅撅紝浣嗘槸鍗村紩鍙戜簡绀句細鐨勪笉绋冲畾鍜姘戜紬鐨勪笉婊°傚姞涓婁粬鐨勬敼闈╂淳鍥綋鍦ㄦ湞寤峰唴閮ㄧ殑鍦颁綅骞朵笉绋冲浐锛屾渶缁堝鑷翠簡浠栫殑鏀挎不鏀归潻鐨勫け璐ャ傜帇瀹夌煶鐨勬斂娌绘敼闈╄櫧鐒跺け璐ヤ簡锛屼絾鏄粬鐨勬濇兂鍜岀悊蹇靛涓浗鍘嗗彶浜х敓浜嗘繁杩滅殑褰卞搷銆備粬鎻愬嚭鐨勨...

17734754844:鍙や唬鏂囦汉鍙細璇楄瘝鍒涗綔鍚?鏈鍦ㄦ枃瀛﹀拰鏀挎不涓璐$尞鐨勫悕浜哄悧?
壬筠:绛旓細鐜嬪畨鐭鍖楀畫鏃舵湡鏈夊緢澶氳憲鍚嶇殑瀹扮浉锛屽叾涓紝鐜嬪畨鐭充笉浠呰瘲璇嶉潪甯告湁鍚嶏紝涔熸槸褰撴椂涓浣嶉潪甯歌憲鍚嶇殑瀹扮浉锛屼粬鐨勭帇瀹夌煶鍙樻硶鎴戜滑閮藉惉璇磋繃銆傜帇瀹夌煶鏄寳瀹嬫椂鏈熺殑鏀挎不瀹躲佹濇兂瀹躲佹敼闈╁銆鏂囧瀹躲鍦ㄦ斂娌讳笂锛岀帇瀹夌煶瀹炶鏀归潻浜嗭紝鏍规湰鐩殑灏辨槸涓轰簡澧炲己瀵瑰闃插尽锛屾敼鍙樺寳瀹嬬Н寮辩Н璐殑灞闈紝宸╁浐鍜屽姞寮哄皝寤虹帇鏈濈殑缁熸不銆傚綋鐒讹紝瀹炶鍙樻硶...

17734754844:鎺㈢储鏂囧瀹躲佹敼闈╁鐜嬪畨鐭鐨勪竴鐢,浠栧埌搴曟湁澶氬己澶?
壬筠:绛旓細杩欑闅惧害,鐩稿綋浜庡湪鐝犵﹩鏈楃帥宄伴《涓婃斁涓鍧楃爾澶淬傚洜姝,鏀归潻涓嶄粎瑕佹眰鏈夌簿鏄庣殑瀹忓浘璁捐鑰,杩樿鏈変竴浣嶈嫳鏄庡己鎮嶇殑鍚涗富鏉ラ紟鍔涙敮鎸併傚湪杩欎簺鍙樻硶棰嗚涓,杩愭皵姣旇緝濂界殑褰撳睘鐜嬪畨鐭浜嗐傜帇瀹夌煶涓嶄粎鏄竴浣嶄紵澶х殑鏀归潻瀹,杩樻槸鍚嶅鑰呫佽瘲浜恒佹暎鏂囧銆備粬鐨勬枃绔犲彲浠ュ拰闊╂剤銆佹煶瀹楀厓鐩告姉琛,璇楄瘝鍦ㄢ滃叓澶у鈥濅腑涔熸槸鏁颁竴鏁颁簩鐨勩傚巻鍙插...

17734754844:鐜嬪畨鐭琚О涓轰粈涔 浠嬬粛鐜嬪畨鐭崇殑鍘嗗彶鍦颁綅鍜屾垚灏?
壬筠:绛旓細鐜嬪畨鐭琚О涓衡滃彉娉曞厛椹扁濓紝浠栨槸涓浗瀹嬫湞鏃舵湡鐨勪竴浣嶉噸瑕鏀挎不瀹躲佹濇兂瀹躲佹枃瀛﹀鍜屾敼闈╁銆備粬鐨勫彉娉曡繍鍔ㄦ槸涓浗灏佸缓绀句細鍚庢湡鐨勪竴娆¢噸澶ф斂娌绘敼闈╋紝瀵逛腑鍥藉彜浠gぞ浼氬彂灞曚骇鐢熶簡娣辫繙鐨勫奖鍝嶃傜帇瀹夌煶杩樻槸涓浣嶆澃鍑虹殑鏂囧瀹跺拰鎬濇兂瀹讹紝浠栫殑鏂囧浣滃搧鍜屾濇兂鐞嗚瀵逛腑鍥藉彜浠鏂囧鍜鎬濇兂鐨勫彂灞曚骇鐢熶簡娣辫繙鐨勫奖鍝嶃備粬鐨勪唬琛ㄤ綔鍝佹湁...

17734754844:浠鐜嬪畨鐭鐨勭敓骞炽佹椂浠h儗鏅佽瘲姝屽唴瀹广佹濇兂鍐呮兜銆佽壓鏈壒鑹层佷綔鍝侀鏍...
壬筠:绛旓細鐜嬪畨鐭鍙樻硶 鐢变簬娣卞緱瀹嬬瀹楄祻璇,鐔欏畞浜屽勾(1069骞),鐜嬪畨鐭冲嚭浠诲弬鐭ユ斂浜,娆″勾,鍙堝崌浠诲鐩,寮濮嬪ぇ鍔涙帹琛屾敼闈,杩涜鍙樻硶銆傜帇瀹夌煶鏄庣‘鎻愬嚭鐞嗚储鏄鐩歌鎶撶殑澶寸瓑澶т簨,闃愰噴浜嗘斂浜嬪拰鐞嗚储鐨勫叧绯,骞惰涓,鍙湁鍦ㄥ彂灞曠敓浜х殑鍩虹涓,鎵嶈兘瑙e喅濂藉浗瀹惰储鏀块棶棰樸傛墽鏀夸互鍚,鐜嬪畨鐭崇户缁彂鎸ヤ簡浠栫殑杩欎竴瑙佽В銆傚湪鏀归潻涓,浠栨妸鍙戝睍鐢熶骇浣滀负褰撳姟...

首页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非常风学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