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风学习网 导航

曾巩《墨池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4-06-01来源:编辑

墨池记原文: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墨池记翻译及注释

熊江平

翻译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一块地微微高起,并且靠近溪流,叫做新城。新城上面,有个池子低洼呈长方形,说是王羲之的墨池,这是荀伯子《临川记》里说的。

  羲之曾经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精神,(现在说)这是羲之的(墨池)遗址,难道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勉强做官时,曾经游遍东方,出游东海,在山水之间使他的心情快乐。莫非他在尽情游览时,曾在这里停留过?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特别好。那么他能达到这步,大概也是靠他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并不是天生的。但是后代没有能够赶上他的人,是不是后人学习下的功夫不如他呢?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何况想在道德修养上深造的人呢?

  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注释 (1)临川:临川: 宋朝 的抚州临川郡(今江西省临川市)。(2)隐然而高:微微地高起。隐然:不显露的样子。(3)临: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有「靠近」的意思。(4)洼然:低深的样子。(5)方以长:方而长,就是长方形。(6)王羲之(321—379):字逸少,东晋人,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世称「书圣」。苟伯子:南朝宋人,曾任临川内史。著有《临川记》六卷,其中提到:「王羲之尝为临川内史,置宅于郡城东南高坡,名曰新城。旁临回溪,特据层阜,其地爽垲(kǎi,地势高而干燥),山川如画。今旧井及墨池犹存。」(7)张芝:东汉末年书法家,善草书,世称「草圣」。王羲之「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dān,酷爱)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晋书·王羲之传》)(8)信然:果真如此。(9)邪:吗,同「耶」。(10)方:当……时。(11)强以仕:勉强要(他)作官。王羲之原与王述齐名,但他轻视王述,两人感情不好。后羲之任会稽内史时,朝廷任王述为扬州刺史,管辖会稽郡。羲之深以为耻,称病去职,誓不再仕,从此「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12)极东方:游遍东方。极,穷尽。(13)出沧海:出游东海。沧海,指东海。(14)娱其意:使他的心情快乐。(15)岂有:莫非。(16)徜徉肆恣:尽情游览。徜徉,徘徊,漫游。肆恣,任意,尽情。(17)休:停留。(18)书:书法。(19)晚乃善:到晚年才特别好。《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书初不胜(不及)庾翼、却愔(xiyin),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庾)翼深叹伏。」所能:能够达到这步。(20)盖:大概,副词。以精力自致者:靠自己的精神和毅力取得的。(21)致,取得。天成:天然生成。(22)及:赶上。(23)岂其学不如彼邪:是不是他们学习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呢?岂,是不是,表示揣测,副词。学,指勤学苦练。(24)则学固岂可以少哉:那么学习的功夫难道可以少下吗?则,那么,连词。固,原来,本。岂,难道,表示反问,副词。(25)深造道德:在道德修养上深造,指在道德修养上有很高的成就。(26)州学舍:指抚州州学的校舍。(27)教授:官名。 宋朝 在路学、府学、州学都置教授,主管学政和教育所属生员。(28)其:指代墨池。(29)章:通「彰」,显著。(30)楹间:指两柱子之间的上方一般挂匾额的地方。楹,房屋前面的柱子。(31)揭:挂起,标出。(32)推:推测。(33)一能:一技之长,指王羲之的书法。(34)不以废:不让它埋没。(35)因以及乎其迹:因此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36)推:推广。(37)学者:求学的人。(38)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39)尚之如此:像这样尊重他。尚,尊重,崇尚。(40)仁人庄士:指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41)遗风余思: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余思,指后人的怀念。余,也是「遗」的意思。(42)被于来世:对于后世的影响。被,影响。(43)何如哉:会怎么样呢?这里是「那就更不用说了」的意思。

墨池记文言现象

词类活用 1池水尽黑。——名词活用作动词,变成黑色。2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3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长处。

特殊句式 1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判断句。2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介宾结构后置句。3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介宾结构后置。4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状语后置。5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宾语前置句

墨池记鉴赏

  名为《墨池记》,着眼点却不在"池「,而在于阐释成就并非天成,要靠刻苦学习的道理,以此勉励学者勤奋学习。文章以论为纲,以记为目,记议交错,纲目统一,写法新颖别致,见解精警,确是难得之佳作。

  本文意在写论,但发议之前,又不能不记叙与墨池有关的材料。否则,议论使无所附丽,显得浮泛,失之空洞说教。如记之过详,又会喧宾夺主,湮没题旨。故作者采用了记议结合,略记详论的办法,以突出文章的题旨。开头,大处落笔,以省险的笔墨,根据荀伯子《临川记》所云,概活了墨他的地理位置、环境和状貌: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同时,又根据王羲之仰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墨池得名的由来。其实,有关墨池的传说,除《临川记》所述之外,还有诸种说法,因本文的目的在于说理,不在于记池,所以皆略而未提。文辞之简约,可谓惜墨如金。对于墨他的记叙,虽要言不烦,却铺设了通向议论的轨道。接着文章由物及人,追述王羲之退离官场的一段生活经历。据《晋书》记载,骠骑将军王述,少时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述为杨川刺史,羲之成了他的部属。后王述检察会稽郡刑改,羲之以之为耻,遂称病去职,并于父母墓前发誓不再出来做官。对于王羲之的这一段经历,作者只以"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强以仕"一语带过,略予交代,随之追述了王羲之随意漫游,纵情山水的行踪:「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恣肆,而又尝自休于此邪?」这一段简略追述,也至关重要。它突出了王羲之傲岸正直、脱尘超俗的思想,这是王羲之学书法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精神气质,不能不提。从结构上讲,"又尝自休于此邪"一语,用设问句式肯了王羲之曾在临川学书,既与上文墨池挂起钩来,又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依据。随后,在记的基础上,文章转入了议:「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虞和《论书表》云:「羲之书在始末有奇,殊不胜庾翼,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尝以章草书十纸,过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这说明王羲之晚年己与"草圣"张芝并驾齐驱,可见"羲之之书晚乃成"之说有事实根据,令人信服。那么,羲之书法所以"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至此,原因,在于缺乏勤奋精神,进一步说明了刻苦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又循意生发,引申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上去,指出"深造道德",刻苦学习也是不可少的.就这样,正面立论,反面申说,循意生发,一层深似一层地揭示了文章的题旨。然而,作者对题旨的开拓并未就此止步。在简略记叙州学教授王盛向他素文的经过以后,文章再度转入议论:"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这虽是对王君用心的推测,实则是作者作记的良苦用心.接着,又随物赋意,推而广之,进一步议论道:"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作者由王羲之的善书法之技,推及到"仁人庄士"的教化、德行,勉励人们不仅要有"一能「,更要刻苦学习封建士大夫的道德修养,从而把文意又引深一层。曾巩是"正统派"古文家,文章的卫道气息较浓厚,这里也明显地流露了他卫道的传统思想。

  在 宋代 以"记"为体裁的说理散文中,像《墨池记》这样以记为附,以议为主的写法还是不多见的。《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但这种"意「,不是靠发"议"表?达出来的,而是随着山水相映、朝暮变比、四季变幻的自然景物描写透露出来的;《岳阳楼记》的重心不在记楼,在于敞露个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在抒情方式上,作者采用的是触景生情的方法,因而文章铺排笔墨,以较乡的篇幅写了岳阳楼变幻莫测的景色.而《墨池记》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文字却很多。它不是在记叙之后再发议论,而是记事、议论错杂使用,浑然一体。尽管议多于记,却无断线风韵,游离意脉之弊,读来觉得自然天成。可以说《墨池记》脱尽了他人窠臼,辟出了自家蹊径。

墨池记创作背景

  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池边习字,池水尽黑。曾巩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1048)九月,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州学教授(官名)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散文《墨池记》。

墨池记赏析

  本文在写作上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先记叙墨池的方位、形状、传闻,然后发表议论,接着记叙王羲之的轶闻,再议论后世之所以没有人能够比得上王羲之,是因为他们所下的功夫不如王羲之,并由此联系到道德方面的深造修养。最后记叙学官王盛为推广王羲之的事迹而采取的—系列措施,并对其用意发表议论,从而揭示出文章深刻的主题。

  这篇短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因小及大,小中见大,用小题目做大文章。题目是为墨池作记,据说这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涤笔砚之池,但实际上,传为王羲之墨池旧迹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从曾巩此文「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的语气来看,他对临川墨池是否确为王羲之的真迹,也是抱着怀疑态度的。因此,他略记墨池的处所、形状以后,把笔锋转向探讨王羲之成功的原因:「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也就是说,并非「天成」,而是后天勤学苦练的结果。这是本文的第一层意思。这层意思紧紧扣住「墨池」题意,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就此完结。作者由此进一步引申、推论:(一)学习书法是如此,「欲深造道德者」也是如此。从学习书法推及道德修养,强调都不是先验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二)从「人之有一能」尚且为后人追思不已,推及「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将永远影响后世。也从书法推及风节品德,从具体的书法家推及更广泛的仁人志士,这是从他们对后人的影响来立论的。这两点推论都极为自然,并非外加,表现了曾巩思路的开阔,识见的高超。如果是低手写作这类碑板文字,往往就事论事,粘着题义,不知生发、开掘的。这是本文的第二层意思。沈德潜评本文说:「用意或在题中,或出题外,令人徘徊赏之。」(《八大家文读本》卷二十八)「题中」「题外」,即分别指上述两层意思。

  更有说者,「题外」实在还在「题中」。这两层意思不仅由小及大,从前者推出后者,顺理成章;而且,从讲书法到讲道德,从讲怀念书法家到追慕先德,都还是跟题意相扣的。为什么能这样说呢?因为墨池旧址「今为州学舍」;本文之作,又是作者应「教授王君」的请求;王的目的又是「勉其学者」。所以,重点是一个「勉」字。于是,从学习书法到道德风节,自然是勉励生员们的应有内容。如果死扣「墨池」,拘于一般题义,只讲书法,倒反死于题下,甚至远离作记本意了。所以,这第二层意思,就一般作法来说,是「题外」;就本文来说,实在还在「题中」。

  这篇短文的另一特点是多用设问句和感叹句。全文可分十四句,其中设问句五句:「岂信然邪?」「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而因以及乎其迹邪?」「以勉其学者邪?」「也」字句两句:「荀伯子《临川记》云也」,「非天成也」。最后又以一个感叹句作结:「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这些句式的大量运用,使这篇说理短文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特别是五个设问句,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一泻无余之弊,低徊吟诵,玩索不尽。前人以「欧曾」并称,在这点上,曾巩是颇得欧阳修「六一风神」之妙的。

墨池记赏析二

  《墨池记》是作者应抚州州学教授王盛之请而写的,是作者的一篇流传很广的作品。文章从传说中王羲之墨池遗迹入笔,寥寥数语,就将墨池的地理位置及来历,交代得清楚明白,饶有生趣。王盛题「晋王右军墨池」六字,并盛情邀约曾巩作记,就是为了借助贤人名声和遗迹,来显扬本土人文景观,宏扬本土文化意蕴。但是,曾巩巧妙机智地借题发挥,撇下「墨池」之真假不著一言,而是重点论及王羲之本人,说明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其后天的不懈努力,从而顺理成章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技艺尚且如此,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应如此。

  文章思想并无新颖之处;但文中所说「深造道德」「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等等,体现了作者注意儒家道统的思想。文章也体现了作者讲求行文布局,叙事条理清楚的特点。首段叙述墨池的处所、形状和来历,可谓简而明。接着发为议论,先用揣测语气含糊认可「故迹」,他略记墨池的处所、形状以后,把笔锋转向探讨王羲之成功的原因,从「羲之之书晚乃善」的事实,说明一种技能的成功,是「以精力自致」的,并进而提出「深造道德」,更须努力。最后说明写作缘由,并借「推王君之心」,提出「勉其学者」学习「仁人庄士」的写作目的。谈书法是「题中」之意,而谈「道德」,谈「仁人庄士之遗风」永垂后世,则属「题外」之意。全篇因物引人,由人喻理,又据理诲人,逐层深入,说理透辟而态度温和,颇见长者开导后生的儒雅气度。文章一面叙事,一面议论。借事立论,因小见大,言近旨远,十分切题。文中用了不少设问句,而实际意思是在肯定,因此话说得委婉含蓄,能引人深思。

  全文仅有三段,第一段的开头,不求单刀直人,起笔扣题,而是着眼于整体,落墨于大处,表面上写的全是新城,没有一个字提到墨池,其实却为我们粗线条地勾勒出墨池四周的地理环境,就像电影中的一个「全景镜头」。接着,作者收拢视线,缩小范围,由大及小,最后才突现出墨池。「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苟伯子《临川记》云也。」写到这里,题中「墨池」两字方才正式写出,又用「洼然而方以长」六个宁,勾勒出墨池的外形特征,读者眼前顿时出现了墨池本身的「特写镜头」。这里应该提出的是:「日王羲之之墨池者」这一判断,是借古人苟伯子的口说出的,作者并不亲自道破,写法巧妙而富有情趣。传说中的王羲之的墨池,除了临川城东一处,此外还有多处,对于临川墨池的传说是否真实可靠,作者也仅仅是转述苟伯子的《临川记》的说法。之后用了「岂信然邪」这样一个设问句:难道这是真的吗?未加深论,这是作者写法的又一巧妙之处。以上是文章的第一段。从地理位置、外形特点、得名缘由三个方面,扼要介绍了临川墨池的有关情况,给人留下了清晰的整体形象。行文曲折有致,构思精巧缜密,读来引人人胜。「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八个宁,说明了王羲之平时学书的刻苦专一,「费尽精力」,这就为下文的即事立论,提供了论据,埋下了伏笔。

  写到这里,文章似乎可以顺势发展,进人议论了。可是作者并不急于要发表议论,而是在第二段的前半部分 *** 了一段回忆性的文字,追叙了王羲之的一段经历。前四句通过王羲之不愿为官而「极东方,出沧海」,到处游览的具体行动,刻画出他厌恶浑浊官场,喜爱山水名胜,追求自在闲适生活的清高品格,同时又为引出「自休于此」作好准备;后两句「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用设问推测的语气,指出他曾到过临川一带,也就是间接解释了临川城东为什么会留下墨池遗迹的原因,补充说明了临川墨池的来历。

  经过对墨池位置、形状、来历等的简要介绍,完成层层铺垫之后,作者由叙述转到议论,从墨池遗迹而生发出一番富有哲理的精辟论述:「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制者,非天成也。」这几句意思是:王羲之的书法到晚年才达到精妙绝伦的程度。这才能是勤学苦练得来的,决不是天生就有的。王羲之是杰出书法家,素有「书圣」美名。但据《晋书·王羲之传》所载,他的书法起初不比同时的书法家庾翼、郗喑高明,直到晚年才臻于精善,进人妙境。有一次庾翼见到他用草书写的一封信,不由得大为惊叹,认为可与「草圣」张芝争胜。这里所谓「羲之之书晚乃善」,指的就是这一历史事实。作者紧紧抓住「晚乃善」三字,作为立论的重要依据,这就抓到了问题的根本,因而无须旁征博引,多费笔墨,只用三言两语,就顺理成章地作出了「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制者,非天成也」的正确论断,语气委婉但又十分坚定。其论证之精警,文笔之简洁,在古代散文中也算得上乘。为使文意进一步向纵深开阔,作者接着又用「然」字引出下文:「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后来的人没有能赶得上王羲之的,莫非他们在学习方面所下的苦功不够吗?这样看来,在学习上下的苦功是不能少的呵!更何况要在道德方面达到很高的成就呢?这一段是全文的中心,重点突出了一个「学」字。

  然而作者写作的最终目的,又并非是单纯强调学习,在他看来,提高道德修养,尤其重要。于是段末又用「深造道德」的学习尤不可废。这里的「岂其学不如彼邪?」和「况欲深造道德者邪?」两个疑问句式,都是表示完全肯定的语气。文章第三部分,作者掉转笔锋,折回墨池本身,全文显得风回路转,波澜起伏。「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二句,是说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州学的校舍,这是补写墨池的现状,由此便自然引出了州学教授王盛索文的经过:「教授王君生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日:『原有记」恐其不章』的「章」是「昭彰」的「彰」的假借字,意思是显著、为人周知。「王右军」,王羲之曾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史称「王右军」。「楹」,就是房屋前面的柱了。「揭」,原意是揭示、高举,这里引申为悬托。州学教授王盛担心墨池来历不能广为人知,于是书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字,悬挂在楹柱之间,又对作者说,希望能写一篇「记」。这几句写出了王盛对王羲之的表彰之意,还交代了《墨池记》的写作缘起,文笔简洁之极。在这以后,文章分作两层,推究王盛这样做的用心。第一层是:「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意思是说:我推测王君的心意,难道是由于他喜爱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他埋没不闻,因而连他的遗迹也一并重视吗?这就是王盛仰慕王羲之而言;第二层是:「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大意就是:莫非又是想借推广王羲之的感人事迹,来勉励那些州学生吗?这一层是结合王盛的特殊身份,就勉励求学者而发的。两层意思全属推测之词,因而都没有设问口气,由此可见作者用笔精细,连微小之处也不轻易放过。「勉其学者」四字,一方面点出了王盛此举的苦心,同时也是作者「记」的深意所在;再就结构而言,又可看作是上文「学岂可少」这一全文主旨的具体阐发。在推测王盛心意、点明写作缘起的基础上,作者即事生情,再次发表议论说:「夫人之有一能而使风余思」指流传下来的好作风好品德。「被于来世」指影响到后世。全文用「何如哉」三字作结非常妙,妙就妙在作者不把原意直接说破,而由读者自己去体味,这就产生了意在言外、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以「仁人庄士」的「遗风余思」必将长期流传、产生深远影响作结,这对当时的学子文人,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同时收到了深化主题的艺术功效。

  曾巩在文章中,重在「论」而不在「记」,这种写法似乎远离题目,游离中心。然而,作者马上将笔锋一收,说王盛教授约自己作记,意图可能就是要劝勉后学者应像王羲之一样勤勉于学,不言放弃。这样写来不仅拔高了王盛的思想境界,而且使前文的发挥都成了题中之言,旨中之语了。前文一纵,此处一收,充分展示了作者艺术构思题是何等圆润,何等紧密。最后一笔,更是激励后学者的劝勉之辞: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会受到后人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么,后人对品学兼优者会怎样呢?其意不言而喻。

  从题目来看,《墨池记》属于记叙古迹的那类「记」体散文,但是作者并未停留于对古迹本身的烦琐记叙,而是充分发挥其长于说理的艺术才能,紧紧围绕墨池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线索,一面记叙,一面议论,夹叙夹议,以议为主,无论记叙议论,都能挥洒自如。记叙部分既描写了新城的方位、地势、环境,又叙说了墨池的来历,还介绍了王羲之的生活经历,和他的理想情趣。生动别致,脉络分明。所有记叙文字,又只是作为引出议论的陪衬和发端。议论部分文笔精炼,逻辑性很强。例如,作者依据王羲之书法「晚乃善」的史实,只用一个「晚」字,便理由充足地说明了王羲之的精湛笔艺,是「精力自制」,「非天成」的道理。至于后世没有赶超过王羲之,也不是由于缺乏天才,而是「其学不如彼」,即主观努力不如他,所以最后的结论便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学岂可少」上,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是刻苦学习的精神不能少。这样作者只须三言两语,便切中肯綮,收到点石成金之效;主旨一经点明,随即戛然而止,给人留下了思索的余地。全文通过记叙、议论的交替出现,显示出不断起伏的层层波澜,突出了勉人为学的鲜明主题,从而使得这篇「记」体散文,成为一篇文情并茂而又议论风生、结构谨严而又笔法活脱的优秀说理小品。

诗词作品: 墨池记 诗词作者:【 宋代 】 曾巩 诗词归类: 【辞赋精选】、【状物】、【写人】、【寓理】



17513253099:鏇惧珐銆婂ⅷ姹犺銆嬪師鏂囧強缈昏瘧璧忔瀽
直制:绛旓細搴嗗巻鍏勾涔濇湀鍗佷簩鏃,鏇惧珐璁銆 澧ㄦ睜璁扮炕璇鍙婃敞閲 鐔婃睙骞 缈昏瘧 涓村窛閮″煄鐨勪笢闈,鏈変竴鍧楀湴寰井楂樿捣,骞朵笖闈犺繎婧祦,鍙仛鏂板煄銆傛柊鍩庝笂闈,鏈変釜姹犲瓙浣庢醇鍛堥暱鏂瑰舰,璇存槸鐜嬬静涔嬬殑澧ㄦ睜,杩欐槸鑽浼瓙銆婁复宸璁般閲岃鐨勩 缇蹭箣鏇剧粡浠版厱寮犺姖銆屼复姹犲涔,姹犳按灏介粦銆嶇殑绮剧,(鐜板湪璇)杩欐槸缇蹭箣鐨(澧ㄦ睜)閬楀潃,闅鹃亾鏄湡鐨勫悧?褰撶静涔...

17513253099:鏇惧珐澧ㄦ睜璁板師鏂囩炕璇
直制:绛旓細涓村窛閮″煄鐨勪笢闈紝鏈夊潡闅愮害绐佽捣鐨勯珮鍦帮紝涓嬩复婧按锛屽悕鍙柊鍩庛傛柊 鍩庝笂闈紝鏈変竴澶勪綆娲肩殑闀挎柟褰㈡按姹狅紝绉颁负鐜嬬静涔澧ㄦ睜銆傝繖鏄崡鏈濆畫浜鸿嫙 浼瓙鍦ㄣ婁复宸璁般閲屾墍璁拌堪鐨勩傜帇缇蹭箣鏇剧粡浠版厱涓滄眽涔︽硶瀹跺紶鑺濓紝涔熷湪 姹犺竟缁冧範涔︽硶锛屾睜姘撮兘鍥犳礂绗旀礂鐮氬彉榛戜簡锛岃繖灏辨槸浠栫殑鏁呰抗銆傞毦閬撶湡鐨 鏄繖鍥炰簨鍚楋紵 褰撶帇缇蹭箣涓嶆効...

17513253099:澧ㄦ睜璁d 璇戞枃
直制:绛旓細銆婂ⅷ姹犺銆嬮壌璧忓ⅷ姹鍦ㄦ睙瑗跨渷涓村窛鍘,鐩镐紶鏄笢鏅嬪ぇ涔︽硶瀹剁帇缇蹭箣娲楃瑪鐮氬銆鏇惧珐楗厱鐜嬬静涔嬬殑鐩涘悕,浜庡簡鍘嗗叓骞(1048)涔濇湀,涓撶▼鏉ヤ复宸濆嚟鍚婂ⅷ姹犻仐杩广傚窞瀛︽暀鎺(瀹樺悕)鐜嬬洓璇蜂粬涓"鏅嬬帇鍙冲啗澧ㄦ睜"浣滆,浜庢槸鏇惧珐鏍规嵁鐜嬬静涔嬬殑杞朵簨,鍐欎笅浜嗚繖绡囪憲鍚嶆暎鏂囥婂ⅷ姹犺銆嬨傚悕涓恒婂ⅷ姹犺銆,鐫鐪肩偣鍗翠笉鍦"姹犫,鑰屽湪浜庨槓閲婃垚灏卞苟闈炲ぉ鎴,...

17513253099:澧ㄦ睜璁扮炕璇戝拰閲嶈娆¤В閲
直制:绛旓細浜烘湁涓鎶涔嬮暱锛屽皻涓斾娇鍚庝唬浜哄皧宕囧埌杩欒埇鍦版锛屾洿涓嶇敤璇翠粊浜哄悰瀛愪滑鐣欎笅鏉ョ殑椋庡皻鍜岀編寰蜂細鎬庢牱鍦板奖鍝嶅埌鍚庝笘浜哄憿锛佸簡鍘嗗叓骞翠節鏈堝崄浜屾棩锛鏇惧珐浣滆銆 銆娉ㄩ噴锛澧ㄦ睜璁鈶 涓村窛涔嬪煄涓溾憽锛屾湁鍦伴殣鐒惰岄珮锛屼互涓翠簬婧紝鏇版柊鍩庛傛柊鍩庝箣涓婏紝鏈夋睜娲肩劧鑰屾柟浠ラ暱鈶紝鏇扮帇缇蹭箣涔嬪ⅷ姹犺呪懀锛岃崁浼瓙銆婁复宸璁般浜戜篃鈶ゃ傜静涔...

17513253099:鍞愬畫鍏ぇ瀹銆婃浘宸路澧ㄦ睜璁般鏁f枃閴磋祻
直制:绛旓細鍞愬畫鍏ぇ瀹銆婃浘宸路澧ㄦ睜璁般鏁f枃閴磋祻 涓村窛鈶犱箣鍩庝笢锛屾湁鍦伴殣鐒惰岄珮锛屼互涓翠簬婧紝鏇版柊鍩庛傛柊鍩庝箣涓婏紝鏈夋睜娲肩劧鈶¤屾柟浠ラ暱锛屾洶鐜嬬静涔嬩箣澧ㄦ睜鑰咃紝鑽浼瓙鈶婁复宸濊銆嬩簯涔熴傜静涔嬪皾鎱曞紶鑺濃懀锛屼复姹犲涔︼紝姹犳按灏介粦锛屾涓哄叾鏁呰抗锛屽矀淇$劧閭紵鏂圭静涔嬩箣涓嶅彲寮轰互浠曪紝鑰屽皾鏋佷笢鏂癸紝鍑烘钵娴封懁锛屼互濞卞叾鎰忎簬灞辨按涔嬮棿...

17513253099:鏈夊叧寰滃緣鐨勮瘲鍙ユ湁鍝簺?
直制:绛旓細1 銆婅棣欏瓙路鏍戠粫鏉戝簞銆嬪畫浠o細绉﹁ 鏍戠粫鏉戝簞锛屾按婊¢檪濉樸傚氫笢椋庛佽豹鍏村緶寰夈傘缈昏瘧銆戠豢鏍戠粫鐫鏉戝簞锛屾槬姘存孩婊℃睜濉橈紝娣嬫荡鐫涓滈锛屽甫鐫璞叴鎴戜俊姝ヨ岃銆2 銆婂ⅷ姹犺銆瀹嬩唬锛鏇惧珐 宀傚叾寰滃緣鑲嗘仯锛岃屽張灏濊嚜浼戜簬姝ら偑锛熴愮炕璇戙戣帿闈炰粬鍦ㄥ敖鎯呮父瑙堟椂锛屾浘鍦ㄨ繖閲屽仠鐣欒繃锛3 銆婇璧嬨嬪厛绉︼細瀹嬬帀 鐒跺悗寰滃緣涓涵锛...

17513253099:鏇惧珐鐨澧ㄦ睜璁琛ㄨ揪浜嗘庢牱鐨勬濇兂鎰熸儏?
直制:绛旓細銆婂ⅷ姹犺銆鐨勬濇兂鎰熸儏鏄細鏂囩珷浠庝紶璇翠腑鐜嬬静涔嬪啓瀛楀ⅷ姹犻仐杩瑰叆鎵嬶紝璁茶堪褰撴椂鐨勯灏氾紝鍗充功娉曞悕瀹跺嶅嚭锛屼粠鑰屽紩鍙戜綔鑰呯殑鎰熸叏锛屾瓕棰備簡澧ㄦ睜閬楄抗浠h〃鐨勭帇缇蹭箣鐨勪功娉曡壓鏈垚灏憋紝浠ュ強鐜嬬静涔嬬殑鍒昏嫤绮剧锛屽苟瀵瑰綋鏃朵笉鍒囧疄闄呯殑鈥滆抽涔嬭鈥濊繘琛屼簡鎵瑰垽锛屽鍚庝笘璁鸿瘉鍓嶄汉鎴愬氨鐨勮櫄濡勬佸害杩涜浜嗗槻璁姐傘婂ⅷ姹犺銆嬬殑鍒涗綔鑳屾櫙鏄細鐢卞畫...

17513253099:鍏勾绾т笅鍐岃鏂囩浜斿崟鍏冭澶栨枃瑷鏂囧姣旈槄璇讳笌绛旀
直制:绛旓細涓夈佷复宸濅箣鍩庝笢鈥斺旈夎嚜鏇惧珐銆婂ⅷ姹犺銆 涓村窛閮″煄鐨勪笢闈,鏈夊潡绐佽捣鐨勯珮鍦,涓嬩复婧按,鍚嶅彨鏂板煄銆傛柊鍩庝笂闈,鏈変竴鍙d綆娲肩殑闀挎柟褰㈡按姹,绉颁负鐜嬬静涔嬪ⅷ姹犮傝繖鏄崡鏈濆畫浜鸿崁浼瓙鍦ㄣ婁复宸濊銆嬮噷鎵璁拌堪鐨勩傜帇缇蹭箣鏇剧粡浠版厱涓滄眽涔︽硶瀹跺紶鑺,鍦ㄦ姹犺竟缁冧範涔︽硶,姹犳按閮藉洜鑰屽彉榛戜簡,杩欏氨鏄粬鐨勬晠杩广傞毦閬撶湡鐨勬槸杩欏洖浜嬪悧?褰撶帇缇蹭箣涓嶆効...

17513253099:鏇惧珐涓哄畼鐨勬枃瑷鏂
直制:绛旓細鍙堜笘浼犮婇殕骞抽泦銆30鍗枫 鍚嶇瘒濡傘婄瓟鏉庢部涔︺嬨併婁笌鐜嬪悜涔︺嬨併婂洖鍌呮潈涔︺嬨併婅禒榛庡畨浜岀敓搴忋嬨併婅秺宸炶档鍏晳鐏捐銆嬨併婇啋蹇冧涵璁般嬨併婃父灞辫銆嬨併婇亾灞变涵銆嬨併婅緸涓功鑸嶄汉鐘惰銆嬨併婃垬鍥界瓥鐩綍搴忋嬨併婂疁榛勫幙瀛﹁銆嬨銆婂ⅷ姹犺銆绛 銆婂畫鍙.鏇惧珐浼銆 鍘熸枃 鏇惧珐鐭ラ綈宸,鍏舵不浠ョ柧濂告ョ洍涓烘湰銆傛洸鍫ゅ懆姘...

17513253099:鏂囪█鏂缈昏瘧:鑰宸涔,鏈夊緱浠ユ枃璇嶆墭鍚嶄簬鍏枃涔嬫,鍏跺張涓嶅枩涓斿垢娆!_鐧惧害鐭...
直制:绛旓細鍑鸿嚜瀹嬩唬鏇惧珐鐨勩婇啋蹇冧涵璁般婊佸窞涔嬭タ鍗楋紝娉夋按涔嬫动锛屾闃冲叕浣滃窞涔嬩簩骞达紝鏋勪涵鏇扳滀赴涔愨濓紝鑷负璁帮紝浠ヨ鍏跺悕涔夈傛棦鍙堢洿涓颁箰涔嬩笢鍑犵櫨姝ワ紝寰楀北涔嬮珮锛屾瀯浜洶鈥滈啋蹇冣濓紝浣垮珐璁颁箣銆傚嚒鍏笌宸炰箣瀹惧鑰呮父鐒夛紝鍒欏繀鍗充赴涔愪互楗傛垨閱変笖鍔崇煟锛屽垯蹇呭嵆閱掑績鑰屾湜锛屼互瑙佸か缇ゅ北涔嬬浉鐜紝浜戠儫涔嬬浉婊嬶紝鏃烽噹涔...

首页
返回顶部
联系邮箱
非常风学习网